当前位置:上海食品网 » 食品资讯 » 热点新闻

正文

中国食品出售附属十家公司股权 可口可乐特许经营权重组前奏

发布日期:2016-08-30  来源:华夏时报   浏览次数:1159

上海食品网讯:    上海食品网讯:可口可乐的“瘦身”计划有望再向前跨进一大步。日前,可口可乐在华装瓶伙伴、中粮集团旗下的中国食品发公告称,欲剥离中粮可口可乐公司下属的10家附属公司股权。

  而在此之前,可口可乐刚刚宣布将旗下瓶装业务重组,100%特许经营权给太古和中粮两大集团,自己则选择轻装上阵,不再涉及瓶装业务。同时,随着中国食品这则公告的发布,这十家被剥离的瓶装厂业绩也随之曝光,从而是否也间接证明了,这一系列的改革动作背后是可口可乐在业绩不佳的状态下试图最大化地提高利润?

  十家装瓶厂业绩曝光

  根据8月23日晚,可口可乐在华的装瓶伙伴中粮集团旗下的中国食品(0506.HK)发出公告,指要公开出售若干在中国从事装瓶业务的公司权益。“是之前计划公布的一部分进程”。可口可乐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也显示了作为重新特许经营的必经阶段,可口可乐在华重组装瓶商业务正式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但对于前后两件事具体什么关系是,上述可口可乐相关负责人则只是表示,这是特许经营权重组的前奏,“由于项目仍在进行中,目前尚无进一步消息可以透露。”

  根据中国食品给出的名单,这次被出售股权的是10家可口可乐和中粮的装瓶工厂。包括海南中粮可口可乐饮料、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江西)、湛江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江苏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浙江太古可口可乐饮料、广东太古可口可乐、温州太古可口可乐饮料、上海申美饮料食品的部份或全部股权。

  同时,外界一直传的可口可乐有意甩掉低利润的瓶装业务的意图这次也有所提前。《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在这次股权挂牌转让所在地——北京产权交易所官方网站上注意到,这次同时被曝光的还有难得一见的每个瓶装厂自己的成绩单。

  例如:广东太古可口可乐有限公司2015年净利润为1亿元,上海申美饮料食品2015年净利润是8500万元,而江苏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2015年的净利润则为5093万元。

  而可口可乐整体在2015年净利为73.51亿美元,同比增长4%。不过,净营收为442.94亿美元,较2014年下滑4%。其中,碳酸饮料业务仅增长1%,雪碧和零度可口可乐分别增长3%和6%,而主打健康的健怡可乐则下滑6%。去年第四季度的净营收更是出现了同比8%的下跌。

  “通过全球范围的特许经营改造,我们将重新聚焦可口可乐的核心业务,建设有价值的品牌,并建立起强大的装瓶合作伙伴的系统。当这个改造完成后,我们会跟今天显得不同。”在业绩总结时,可口可乐董事长兼CEO穆泰康说。

  今年早些时候,可口可乐曾经已与现有的装瓶合作伙伴中粮集团和太古集团,就在华装瓶业务重组特许经营权谈判事宜签署非约束性意向书。而在今年2月时候,穆泰康就表达了拟将在华瓶装业务版图“重新分配”的意愿。

  “要致力于让公司在全球的装瓶领土100%重新特许经营。”穆泰康称,在中国,可口可乐的瓶装系统已经发展到重新特许经营的地步,即从原来1/3的中国业务由自己来当装瓶商,变成只特许中粮和太古两家瓶装伙伴来经营。

  公开资料显示,在重新分配之前,可口可乐在中国的主要装瓶合作伙伴包括三家:太古饮料有限公司、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以及可口可乐中国实业有限公司。

  不断的“瘦身”计划

  近年来,除了此次瓶装业务的改革外,可口可乐还在产品外包装上进行过“歌词瓶”和“昵称瓶”的尝试,行业人士将其归结为经营利润乏力。

  中国食品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在接受《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采访时也认为,

  碳酸饮料的增长乏力,也促成了可口可乐瓶装业务等一系列变革,包括此次剥离瓶装业务。一方面,在组织架构上更加简化;另一方面,聚焦需要更大市场投入的一些品类,并将瓶装业务特许经营给中粮集团和太古集团,还可以有一些营业外的收入和利润。

  据了解,在碳酸饮料产业链条中,毛利率较高的是上游的浓缩液生产与销售,高达50%至60%;下游的渠道环节,大概在40%以上;而中游的瓶装业务毛利率较低,仅为10%至15%。有业内观点认为,碳酸饮料当前已进入瓶颈期,未来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大巨头将继续品类的延伸和多元化转型变革。

  顾名思义,特许经营指的是特许经营权拥有者以合同约定的形式,允许被特许经营者有偿使用其名称、商标、专有技术、产品及运作管理经验等从事经营活动的商业经营模式。对于可口可乐而言,之所以能够在过去的几十年在全球范围迅速扩张,完成国际化,正是得益于瓶装业务的特许经营。

  特许经营模式最大的益处就是让可口可乐用最少的钱完成最快的扩张。其实,在经营的过程中,特许经营权拥有者即可口可乐,原则上不出钱,除了可口可乐秘密配方的浓缩液外,一切设备材料的运输、销售等,均由被特许经营者自筹自办。

  通过此举可口可乐变得没那么资本密集,换言之,可口可乐将扩张的成本转嫁到了瓶装厂身上,自身则变得越来越轻。而这也是近年来,可口可乐全球范围内“瘦身”计划的一部分。

  同样在去年初开始,可口可乐在全球范围展开了一场大刀阔斧的裁员,作为新兴市场的中国也同样被卷了进来。业内认为,可口可乐此次将瓶装业务转为特许经营模式,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会涉及到人员和业务的精减,可口可乐通过该举措仍然会进一步“瘦下去”。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上海食品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上海食品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上海食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友情链接

电话: 0371-86563572  邮箱:kf@zhuoqi365.com  版权所有:河南卓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豫ICP备09039160号